昆明制药喜获乙醇药用辅料生产批件
然而,行政权力不肯退出市场,使寻租的基础得以在许多领域继续保持。
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的税收征管更应以调结构、轻赋税为主。调结构在于在制度和具体征管方面加强对富裕阶层的征税力度,真正地减轻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比如加强资本利得等方面的税收征管。
媒体人毕舸在新京报撰文指出,税收连年高增长,经济民生早已不堪重负,该考虑对一些不必要征的税进行削减了。面对月饼税背后的民意期待,税务部门需要尽快作出回应。你倒是说说看,我们这个中秋节还有什么心思吃什么月饼?生活用品税负过重会挤压国民日常消费我们一直在畅想能够建成民众高福利的社会,而民生政府概念的提出,也正是为此目标而努力。隐藏在个税里的月饼税,恐怕只是诸多福利税里的冰山一角。单位发的福利月饼,也难逃缴税?公众的困惑,得到了北京税务部门的证实。
正所谓,房产加名税还未沉寂,月饼税迎面走来,再联系到此前饱受舆论争议的馒头税,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征税声,吹皱了凌乱的人心,不免让公众心惊肉跳,这一声声催税声,折射出税收种类何其之多。单位发放类似月饼等普通消费品,不应像住房等高额福利一样,一律征个税,而应该在一定数额之内,均可免税。纳税是一个法律的问题,公民依照法律来纳税,宪法的规定没有错。
婚姻法新司法解释刚施行,他们马上就推出了加名税,非常的及时呢,可以推断其可能没走程序。时代周报:现代国家的税收讲究的是税收法定,中国的税收学教科书中也一再这么讲。不但一点也不像公共财政,反而回到原来传统的行政命令,权力主导一切的模式上去了,这是中国最大的危险。现在南京那边可能有点变化,又开始否认要征这个税。
比如说在加名税、月饼税的问题上,国民捍卫自己的财产权利,还是不含糊的。第二个就是,当公民的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国民都会起来反对,民间的立场还是比较一致,齐心协力,态度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现在的进步,更多地体现在民间。时下的光景是,CPI狂涨,民众的生活负担越来越沉重。时代周报:我们从加名税中就可以看出这种随意性。税收行政化违背法治时代周报:征税的随意性反映出征税主体的模糊。
可是,在可行性还没有论证的情况下,地方就已经要推出这个税种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公民社会正在形成,已经成为决策者无法完全忽视的一种力量。实际上这个国家征税大部分都不是依据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为了弥补这个漏洞,所以在《税收征管法》里作出那样的规定。特别是中国又形成了一个贫富分化特别严重的状况。
在征税上可以看到,民间的立场和官方的立场截然不同,这最能说明问题。但是立法的时候没有弄清楚能不能做到。
从目前来看,你觉得有没有一种好的办法扭转这种税收行政化的趋向或者说改变这种固化的事实?李炜光:现在没有什么好办法,我至少没有看到什么好办法,原来我们寄希望于提一些政策建议,现在再抱有这种期望是不现实的。公权力的持有者们总会有所顾忌的。
李炜光:这说明,它不是真正地要使税收运行在法治的轨道上,而是在补过去法治的漏洞。来源:时代周报 记者 韩洪刚 进入 李炜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税收行政化 。这实际上造成了某种推动国家进步的契机,如果把这当成一种混乱、一种很不稳定的因素去对待的话,就大错特错了。一方面,我们国家税权的配置、使用、运作,还有很大的随意性,还有很多的不规范,还没有真正运行在法制的轨道上,这一点很让人失望,这么多年了没有很大的进步。民众享受的国民福利也好,尊严和生活也好,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这两个税种是相对来说比较小的税种,也就是说在整个税收结构当中占比很小。
混乱的程度可以通过这个事情看出来。时代周报:我们看到国家税务总局对加名税有一个回应,说正在研究可行性,并没有否定这个税。
那么,后者的下半句表述就有越出宪法的范围之嫌了。李炜光:对,这说明它也没有谱。
当这种模式复活,重新变成一个我们社会的主导力量时,我没有看到再提出什么政策建议有什么用处。可是,中国的宪法对征税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实际上这要靠媒体,靠每一个博客和微博后面的每一个网民,每一个国民,大家要有这样的一个意识:要把征税权关进笼子里。这就说明,表面上看,中央实际上是非常集权的体制,但在实际运作过程当中,这个权力的运用是非常随意的。当社会的反应非常强烈的时候,它也可能缩回去。其实,一些福利费,尤其是在收月饼税这个问题上,可以稍微放松一点。
在征税的时候,实际上大部分税种还是由政府单方面决策,想怎么征收就怎么征收,这完全不合乎法治社会的最基本常识。这可能会成为若干年中国民伸张自己作为纳税人的权利,然后质疑公权力的进一步扩张、泛滥的唯一的一个办法。
比如说这个加名税,我们国家的征税权实际上非常集中,全国在这个问题上究竟采用一个什么样的政策,在国家税务总局层面上有什么样的一个具体的政策精神,地方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自己把握,这些都没有相应的规范。但是,当前社会对税收的容忍度已经非常低了,月饼税就给人一种无孔不入的感觉。
这个宪法有缺陷,与当前时代要求有距离。但是我们国家的立法法有相应的规定。
在引发广泛质疑之时,我们暂且不去谈论其合法合理与否,不妨看一看其真实逻辑,探究其混乱根源。李炜光:既然征税的权力得不到抑制,公民在税收上没有发言权,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没有控制力,政府在税收上可以为所欲为。也就是说,最后实际上法治弄不成,市场经济也弄不成,中国还是权力经济,权力主导一切的社会,可能中国最后形成这样的一个景象。这是一个非常大、非常重要的问题。
但是在执行中,中国实际上走上了一条税收行政化路线,可不可以这么讲?李炜光:完全可以这样说。宪法说的是依照法律,但是《税收征管法》中说的是税收的开征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征税的权力正在扩张时代周报:最近,南京市政府部门推出的加名税与月饼税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公民要捍卫自己的财产权时代周报:那么,征税权的滥用就不难理解了。
前一段时间,我们一些国内的经济学家还有财政学家在一起讨论。我们知道,最近的一部宪法是1982年的。